为进一步提升医院职工岗位职责,加强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2020年11月27日,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邀请四川省消防协会科普委员罗辉教官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讲座。
x
(图为讲座现场)
培训中罗教官主要针对医院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内容: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期火灾能力。以及科室自查整改火险隐患的基本要领:(1)要熟记消防安全规章制度;(2)要明确岗位消防安全知识;(3)要掌握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防患措施。(4)要人人能够发现工作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并能够及时进行处置。其次罗教官逐一对讲解各类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当火灾来临时如何做好扑救各类初期火灾的处置程序和处置初期火灾要领:(1)报警早,损失小,应立即向119火警台报警;(2)同时向消防控制室和单位值班人员报告;(3)先救人、后救物;防中毒,防窒息;听指挥、莫惊慌,并迅速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材,室内消防栓,消防卷盘等实施扑救。
(图为讲座现场)
最后罗教官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管理:应当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不得将消防安全疏散标志遮挡、覆盖;严禁占用疏散通道或者疏散通道、不得在防火间距内搭设货棚、货架、构筑物、摆摊设点等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人员密集场所严禁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然后引导人员疏散的处置程序:(1)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要明确负责引导疏散的人员职责、分工、程序和方法,明确逃生自救的方案和要求,定期组织演练,使员工熟练掌握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自己的方法和要求。列入疏散预案的成员,要熟悉内容,明确个人职责,具备完成预案任务的能力;(2)应当熟悉现场环境、特点,以及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位置。发生火灾时,人员密集场所的员工首先要积极组织引导现场群众安全疏散后,自身也要迅速的逃生自救。以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迅速撤离至安全地点,利用现有救生器材逃生;利用建筑物体本身以及附近的自然条件逃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条件逃生。通过此次消防安全的培训,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消防意识及灭火技能,同时,还为今后的安全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领导当场发话:全体员工做到警钟长鸣,时刻增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全所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图为讲座现场)